星期六, 3月 19, 2005

我的功課2

這份功課做得不太有心機,不過,嘻嘻?做這些功課都幾開心!

(都有版權0家)

新興的網絡文化Blog(博客)

何謂Blog?
早在90年代互聯網開始普及之時,Blog的前身Weblog已在網上出現。Weblog是網上日記,Blogger(在華人社會中被譯作「博客」)每天把自己的日記發佈於網上,內容可以是生活瑣事、個人的思想感受或是對時事文化的評論;可以是主題性的,又或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無聊生活趣事,並沒有一定的形式和內容限制。這些個人化的隨筆和日記按著年份和日期排列,而且內容中或會含有很多其他網站的超連結 (Hyperlink) 或有關的文章評論連結。
Blog被稱為是繼E-mail,BBS,ICQ後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它的兩核心在於「共享精神」和「交流需求」。因為只要把日記或文章發佈於網上,其實已代表所有在線上的網絡使用者也可閱讀得到。而Blog的特色便是在於它的交流性,讀者在閱讀Blogger的日記或文章後,可給與批評、意見,甚至是教導,而同時間內Blogger亦可作出即時的回應。在2000年開始,Blog的文化潮流也在香港慢慢興起,參與的人數愈來愈多呢!在我考慮這份功課的題目時,曾依據每天的上網習慣「研究研究」,發現每次上網也會到一些固家的Blog網站上瀏覽一番,有時還會留下一些評論或感受和Blogger交流。另外,在和朋友的談話中,也發現他們也有相同的上網習慣,可見網上日記已在香港流行起來。讀者的數目愈來愈多,也是今到Blogger撰寫日記的鬥志愈加高昂。
為何Blog會如此普及起來?首先,我們要知道Blog是一種非常簡單易用網頁更新工具的統稱,只要能有一部連接上互聯網的電腦,便能把文字、圖片以及超連結發佈於網上,過程完全簡單化,對比利用構建個人網頁的軟件,如Dreamweaver,FrontPage等,建立Blog網站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Blog的即是性亦是使它受用大眾歡迎的原因,例如在早前的伊拉克戰事中,一名居住於巴格達,名為Salam Paz的Blogger建立了「Where is Raed?」的Blog網站。他在:-)站內記錄了在戰事中的所見所聞,讀者透過他的報導即時知道一般身處於巴格達的平民百姓在戰事中的真實狀況,也可以知道以身處戰地平民的角度看戰事、或歐美媒體及卡塔電視台的報導。而且,Blog能發揮網上交流的互動性特徵,讀者能對Blogger的文章或該天發生的事件有即時的回應,或提供更準確的資料,這是其他傳統主流媒體暫時都做不到的地方。
Blog就是如此這般的一個從互聯網文化中衍生出來的新媒體,Blogger不用再介意他們所寫的東西有沒有銷量、文化價值、也不用考慮讀者的口味和所有出版過程中出現的細節。Blogger只為發表日記或文章而發表,讀者們愛看便看,不愛看便離開,雙方沒有責任,看似多自由,但內裡又真的是這麼自由的嗎?

Blog與知識觀念的關係
我們首先必須知道,知識是不會因分享令知識的數量和質量有任何改變。 一個人擁有一種知識,並不會影響另一個人對該種知識的吸收時間、數量和質量。根據Peter Hoitt(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對知識有這樣的定義:「知識是個人或群體的一種能力,去從事或者指導,引導他人去從事一個能夠產生對物質對象的可預見的改變過於。」他更把知識分為「編碼知識」和「內隱知識」。「編碼知識」是能通過媒體、如書本、光碟等來儲存的知識,是可以用文字、言語或圖表表達出來的。而他指出「內隱知識」是一些存在於特定的個人思想中,或是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並不能進行常規的傳達或再生產時的知識,例如:經驗、技巧、文化習慣、靈感等。」這些知識不斷被遺忘之下,便無法再顯露出來。利用Blog的共享特性,卻能把這種內隱知識表現出來。雖然這些知識未必是一些很重要或直接應用得到的知識,但卻可以是創新點子靈感來源。一些有專門主題的Blog網站,以超連結一起組成一個知識群組,Blogger和讀者圍繞主題進行各種討論,並能過濾了一些無用的信息,最後雙方也能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得內隱的知識。王俊秀在《博客的精神特質》中曾指出Blogger在撰寫網上日記的過程中,會把自己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收穫奉獻出。他更認為「吃的是草,擠的是奶」正是Blogger作為知識過濾者的寫照。
以早年的非典事件作例子,若我在當時想真實地了解有關非典事件對中國某地區人民生活的影響,最直接的方法除了電話訪問外,便是需要作面談,所得的資料可能也是極其表面化。但通過該地區的Blogger在網上日記上的分享和記?,我便可以較真實地了解非典對他們的影響程度有多大。再者,那些以特定的專業為主題的網上日記,能把大量相關的信息處理和更新,對於沒有這種專業知識的讀者,便能在閱讀時省卻整理和篩選知識的步驟。Blog作為一個信息過濾器的媒介,減少了各種無意義的信息,這都是能使知識以傳遞及保存的好方法。曾經有Blogger在自己的網上日記中刊登了畢業論文初稿。(葉子的Blog,smile to life 2003-4-25~29)因為這篇論文便爆發了一場小型的討論,有的是專業的、有的是非專業的、有的是批評、有的是建議,對於以上種種葉子也會回應。看!Blog就是有這種互動性,能產生一個即時的討論效果,並在討論得到更多新知識,亦保證了思考的連續性。
Blog的文化也造就了另一個「知識價值」的評估系統,就如我們現在撰寫有關學術性的文章般,愈具權威性或愈有價值的文章,被其他人引用的次數也愈多。同樣地,文章或其他網上日記被連結或被點擊的次數愈多,也表示了它的重要性愈大。

Blog的文化意義
方興東(中國第一位提倡Blog文化的學者)在《博客:信息時代的麥哲倫》一文中提及他和其他學者正在草擬的《博客宣言》:「互聯網的出現,從根本解決了人類信息的稀缺的問題。面對信息海洋,人類不得不面臨另一場新挑戰:那就是超越信息,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在這一過程中,人的偉大又一次突顯出來。迄今為止,只有人腦對信息的搜索和?別才是最可靠的 …… 互聯網在經過了軍事階段、商業階段之後,終於迎來了它的文化階段 ……。」看來,「博客 (Blog) 文化」已把網絡文化帶到另一層次上了。
「博客 (Blog) 文化」可說是一個雅俗共賞的新文化形態。只以Blog的內容而言,我們除可找到一般記?生活瑣事的日誌外,還能閱讀到詩歌、散文、影評、文學報告、評論或各類型的小說發表等,這些一向被標籤為擁有較高的藝術性文化也藉著相同的渠導發佈。其二是「博客 (Blog) 文化」帶來湛新的個人出版文化,Blogger基於自己的興趣或特定主題出版他們的網上日記,故此,他們被中國研究博客文化學者稱為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另外,「博客 (Blog) 文化」成為網絡文化中的一個新的信息交流平台,而且重要性愈來愈大。藉著瀏覽不同的Blog網站和構建自己的Blog網站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新知識,也令別人學習到更多。Blog的文化正正代表著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每天到Blog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新的學習方式(通過Blog和同事溝通、發展業務或得到更多新技術)及新的學習方式(在討論過程間得到新知識,或從交流得來的隱性知識中得到更多創意的靈感)。

Blogger的自我暴露慾望
在這個分題上,我只集中以網上日記形式的Blog網站作討論。現今Blog的流行與早年ICQ的流行一樣,打破了我們熟悉的人與人之間接觸溝通的常態。先聽我說說我的上網習慣:2004年12月17日,晚上如常在網上閱讀朋友阿怡的網上日記,她當天和舊同學聚會並談及她成為別人的第三者,舊同學怎樣勸她,她如何傷心和咒罵男的說話,全都寫在她的網上日記上。然後,我再登入朋友阿德的網上日記,她的媽媽患上乳癌,今天往醫院進行化療,她沉重的心情,和到巿場買菜時禁不住哭了。以上述兩位朋友的網上日記作例子(出賣了朋友 >_<),可見大部份Blogger會在網上日記內大談個人的生活、或是對文學、電影、以至音樂、時裝的意見,甚是夫妻間床第之事、子女的頑劣到柴米油鹽,無不「暢談」一番。有研究指出,Blogger多在15至35歲之間,他們熱衷於把自己生活中出現的事物巨細無遺地記錄在網上日記內,也每天花至少半小時閱讀認識的或不認識的網上日記,他們可說是在窺視他人,又在暴露自我。有人認為Blogger在網上寫上關於自己的一齊只是一種自我宣傳,自我表現的慾望。亦有人認為,這是一自娛自樂的方式。曾有一位受訪的Blogger把這種特徵比喻為一個人在家裡唱卡拉 OK,唱得好與壞好像只有自己知道。在節奏急促的都巿中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我想Blog的出現正好滿足了現代都巿人的孤獨、寂寞但又需要交流的慾望,他們亦因此願意把自己的私隱拿來和陌生人分享。就是因為彼此都不認識對方,Blogger更加可以毫無顧忌地盡吐心事,藉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心理醫生指出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大,但又苦無渲洩對象,令他們的心靈更空虛寂寞,更需要與別人交流,而網上日記對釋放壓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而且心理醫生認為現代人都有表現慾和偷窺慾,所以網絡日記正好滿足了他們的兩種慾望。不過,我想到Blogger在暴露自己或他人的自由時,有沒有道德規範的限制?是不是能隨意在的在自己的網上日記戶口內寫上任何事件,是不是不用負上任何責任?!
?「木子美」近照 2003年4月19日開始,一個25歲名為「木子美」的女人,在她的網上日記內開始記錄自己與不同男人的性愛細節,令到讀者人數不斷上升,並掀起一連串的討論評擊。後來,她更在日記中記錄了和一個國內著名搖滾歌手「一夜情」的大量細節,還披露該歌手的真實姓名和對他的性技巧和性能力進行評價。這次日記事件引起國內,甚至香港極大的騷動,引起網上連綿不斷的討論及來自民間的大量非議。這次事件的提醒,令我們明拍必須慎重考慮如何定義在「博客文化」中的道德規範。
其實每位Blogger都各自本乎固有自我的道德規範系統,來規範在日記上刊登的文字內容。他們對於自己太隱秘的事也不會公開的。因為網上日記也是出版的一種,只是媒體各有不同,所以Blogger應對讀者和社會也必須承?責任和義務,必須遵守應有道德規範和倫理準則。不過,我們不能把Blogger的準則劃一標準,所以CyberJournalist.net就曾參考「職業記者道德規範協會」,草擬了「博客世界的道德規範」,現節錄如下:「一、博客 (Blogger) 在收集、報道、編寫信息和文章時應誠實和公正、不抄襲,並監別有關消息來源的可靠性。二、博客 (Blogger) 對待消息來源和報導對象要給予人類應有的尊重,對那些受到博客內容負面影響的人體現同情;涉及兒童或者缺乏經驗的消息來源和對象要有特別的敏感和謹慎,亦不能侵犯任何人的私隱。三、博客應該敢於承認錯誤,並且及時糾正。」
對於有關Blogger的道德規範,我想是有詳細研究的必要性。Blog原來就是一個自由度較大的空間,但毫無疑問Blogger也應保護他人及社會上的讀者負上責任,要在兩者間達至平行,也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就如上述草擬的「博客世界的道德規範」中,有些規範在實行上比較困難,例如,Blogger須分辨信息的準確性並決定會否把資訊刊登,但又有多少個身為普羅大眾的Blogger有這種編輯的能力?另外,Blog最可貴的精神就是在於崇尚自由,個人化和私人性的,亦是它與BBS、個人網站的不同之處。再者,「木子美事件」只能看成較少數、較稀有的事例,在Blog的世界中又真的會有多少個木子美呢?!我認為Blog並不是沒有自我的約束性的,像之前所述,Blog的內容大都遵守著大多數人認同的道德標準。中國博客之父方興東便認為:「如困(博客)真是純粹自由的東西,可想而知,色情等內容會最多。如果這樣,Blog的末日將會很快到來。」但,君不見這個「博客文化」正「健康地成長」嗎?

Blog對傳統主流傳媒的顛覆性
對於早前的伊拉克戰爭,外國人如欲了解戰事發生的情況,唯一的渠道只能依靠歐美的大型傳播媒體,如CNN或BCC等。但若要全面地對整場戰事的來龍去脈作進一步了解,我們卻沒有其他媒體作支持。對於這些權威性的媒體,提供的資訊或新聞不多不少也帶有利益性的目的,可能是經濟上、更可能是政治上;Blog的出現(可參考前述名為「Where is Raed?」網上日記的例子),使讀者更能全面認識事情的真相。在加拿大《卑詩省報》的記者也曾寫到網上日記上所發佈的消息,有時比政客或傳統的主流媒體更可信(當然,不排除其中一些造謠的)。其他例子還包括,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醜聞,《紐約時報》的假新聞醜聞,最早揭露這些事情的並不是甚?電視台、報紙、雓誌或其他新聞網站,而是Blogger在網上日記首先刊登。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亦曾邀請部份的Blogger參加傳媒大會,可見Blog這種網上日記文化愈來愈受重視。
在傳統的主流媒體裡,記者負責採訪及收集資訊新聞,並交由編輯和主編審查,立場宜不偏不倚。但在Blog網上日記的世界裡,Blogger就是新聞的發現者和發佈者,由原來是傳統媒體上的受眾,變作主體。每個人都可在網上日記中寫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完全不受傳統傳播媒體裡的既定規則框著。方興東(2004年)亦曾說:「Blog最要的意見是讓普通的網民從過去的信息消費者、互?網的客體,變成了信息的製造者、互?網的主體」。他還預測,到了2008年,一半以上的新聞信息將來自Blog的,可見Blog這個媒體正在顛覆傳統的主流媒體呢!
Blog在媒體界的重要性,我們已不容置異了,那麼Blog在未來能否完全脫離或取代傳統的主流媒體?我想這個情況未必會出現,Blog始終是和傳統的媒體互相依賴才可生存。傳統傳媒的編輯及記者可從Blog中選取更多合適的資訊,反過來,Blogger在網上日記上發佈出來的新聞與資訊亦需要從傳統的傳媒中獲取專業資訊,而Blog所缺乏的便是這種專業性。

反思
就以上各點看來,Blog有很多優點,亦能與傳統的資訊控制者對抗。若Blog繼續發展下去,究竟可不可以使網絡世界變成一個烏托邦呢?
在我閱讀多個較受歡迎的網上日記後,發覺要當一個Blogger的首要條件當然是有一個能上網的電腦;二、要每天有足夠的時間寫出文章,也要花時間閱讀他人的網上日記及作出回應。三、能寫出吸引的文章;若Blogger的文采不足,每天都只記載無聊的兩三事,要吸引讀者前來閱讀是十分困難的。四、最好能有一定的文化素質,能夠寫出具份量的文章,閱讀人數當然會高。從以上各點,可見要製作一個出眾的Blog也原來不是易事。也基於各種客觀的外在原因,也出現較受讀者歡迎或較不受歡迎的網上日記網站,令Blog立見高低、被階級化了。故此,要創造一個理想的網上烏托邦也有一定難度呢!

3 Comments:

At 12:12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我本來係去你個icq度搵你個e喵address, 點知搵唔到, 但係來到哩度~~
比0的時間我, 我幾有興趣讀你的文章及日記... ^^"
之但係... 都係搵唔到你個e喵address~~ meow~~

我是阿琪~~

 
At 12:36 上午, Blogger 寶齡頭 said...

我e_mail係:bigheadyan@gmail.com

 
At 4:36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Haha, your assignment......

Which course?

 

發佈留言

<< Home